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?沒關係,因為大人也不想上班!請試試看這3步驟!

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?沒關係,因為大人也不想上班!請試試看這3步驟!

寶瓶文化 2018-12-10 12:11

兒童拒學

孩子不想上學?

沒關係,因為大人也不想上班

她總是會提前五分鐘敲門。

連同今天,已經是這個月的第三次,我對面那位厭世大叔似乎開始習慣被她打斷了。這道敲門聲就跟演講的警示牌一樣,作用是提醒他:時間還剩五分鐘,療程開始倒數,晚安曲悠然響起,生命不該一直浪費在數落前妻的罪狀上。敲門聲產生了某種抽離效果,讓他得以從回憶脫困。因此,他很感謝這個敲門聲。

但對於門外的女人而言,與其被感謝,她更寧願被幫助。

在過去的一個半月裡,她每天都請了半天假,要認真算年假,早就燒光了,主管再怎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也被逼得跳腳。女人的工作簡直不是人幹的,身為客服部組長,手機永遠都有未接來電,群組永遠都有指令,她非常羨慕捷運上的低頭族,因為她每天向客戶低頭的時間遠比自己低頭滑手機的時間還多。當然偶爾也會出現翹班的念頭,但是這次居然動真格地請了一個多月的假,下屬以為這是離職前奏,但其實是因為──她那三歲半的女兒,不想上學。

 

女人之所以進行了三次會談,與我的治療口碑無關,而是前兩次都無功而返,因為她總是在會談進行到一半時被公司召回。這次她索性將女兒帶來現場,主管只能放行,於是女兒成了船錨,讓她得以被固定在會談室裡。

但事實上,她也的確被固定住了,因為女孩緊緊地纏在媽媽的背上,完全是「甲你攬牢牢」,二姊的歌詞變成一種真實的投影。女孩的眼神堅決,足以對抗世界,而我也不想把自己當成與劫機犯斡旋的二流談判專家,因此,只好把她們視為生命共同體。

(圖片來源:https://pixabay.com

圖說: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?沒關係,因為大人也不想上班!

 

此情此景,讓我想起了甘耀明的經典奇幻小說《殺鬼》。

小說裡頭有一章,叫做〈爸爸,你要活下來〉,主角是一對原住民父女。女兒叫拉娃,年方十歲,她很擔心父親尤敏一旦為日軍打仗,就會戰死沙場,因此在父親遠赴沙場的當天,用雙腳緊扣住父親的腰,不讓他上火車,離開家鄉。日軍想方設法,都沒能讓拉娃離開父親的身體,拉娃的焦慮,成了最強悍的黏著劑。尤敏擔憂女兒的安危,於是決定把她的腳縫進自己的肚子,到最後,兩人成了彼此身體的一部分,養分交互供輸,一場戰爭,讓血脈相連從形容詞變成了動詞。

 

然而,孩子對分離的焦慮,與世局的興衰榮枯無關,即便在太平盛世,學校也不會因此變得比較親切,三歲半的年紀,臨行密密縫,根本不足為奇。

我翻開前兩次的會談紀錄,發現孩子並不是突然變成這種狀態,而是因為她正在歷經「升班」這件事。

升班,代表的是境物轉移與社交動盪,原本調校過的人際參數都會被拉回預設值,就像電腦重灌這種噩夢一樣。因此只要歷經一次升班,孩子的陣痛期就會綿延好幾週。不幸的是,這次的週期變得特別長。

在這段期間,她的表現一如預期地跳回原廠設定,媽媽一離開視線便哭天搶地,只有媽媽重返視野後,才願意進行拓荒。

與其說媽媽是女兒的護身符,倒不如說她掌握了女兒的某種開關。

由於媽媽陪校時間過長,老師無從施力,因而導致媽媽對新班級的導師不信任,最後出現與孩子彼此綑綁的狀態。

 

談到這裡,我拿出白板,準備為「不去上學」這種行為寫個分類。此時女孩一看到板溝上的四色白板筆,姿態瞬間鬆動──這就表示現在是個交易的絕佳時機,而且不需要語言,單用眼神,就能弭平年齡與心智能力的距離。

於是我們互換眼色,她點點頭,隨即以一種黑市交易的練達,奪走我手中的紅筆,鬆開雙腳,站上沙發,轉身朝牆壁上的海報瘋狂畫「叉」。不幸的是,那是一張醫院的願景圖,上頭每一項願景都被孩子否決,院長的笑容也在一群紅色叉叉之間掙扎,不久之後就被淹沒。

 

回到白板上,「不去上學」(當然也可以替換成不去上班,把學校換成公司,絕對一體適用)」大致可區分成三類:「不敢上學」、「不想上學」以及「不鳥學校。」

(圖片來源:https://pixabay.com

圖說:不想上學,大致可區分成三類:「不敢上學」、「不想上學」以及「不鳥學校。」

 

一、「不敢上學」,意指「懼學」(School Phobia),也就是害怕上學。

害怕的原因不外乎下列幾種:陌生的環境,看起來凶凶的老師,一直被當邊緣人,覺得上課聽不懂或自身學業表現不佳等。對於年紀小的孩子,大多是因為「分離焦慮」(Separation Anxiety),以面對陌生情境時親人不在身邊,缺乏安全感為主。年紀稍長的孩子,則以後面四項原因為主,有些則會被歸類為「畏懼症」的其中一類,譬如社交畏懼症(Social Phobia)。

 

二、「不想上學」,意指「拒學」(School Refusal)。

相較於單純「懼學」,它的範圍又再更廣泛一些,除了害怕上學,可能是「對學習沒興趣」,把不想上學視為對學校與父母的「抗議」。也可能是「對經營人際關係感到煩躁或憂鬱」、「討厭某些課程或師長」或是「留校時間過長」等。也就是說,除了害怕之外,對於學校或學習展現出「其他情緒」(例如厭惡或難過),導致不願意踏入校園。

 

三、「不鳥學校」,意義上比較接近「逃學」(Truancy)。

不進校園,但也不想留在家裡,因為其他場所比學校或家庭更有吸引力,地點可能是電動間(好老派)、網咖,或是在路邊夾一整天的娃娃。原因可能是家庭或課堂衝突、幫派誘惑,或者是想和嘴巴開開的國二男生遵守一輩子的約定之類的。

 

一般而言,三歲半的女孩,離「不鳥學校」還有一段時間,因此本案的介入方式,會以「不敢上學」與「不想上學」兩類行為為主。針對三歲半的孩子,除了確認分離焦慮的可能性,還有一個潛在因素會增加孩子的拒學行為,那就是媽媽對導師的信任不足。所以在會談的過程中,我設定了幾個重點:

●判斷孩子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「不去上學」。

●釐清媽媽不信任導師的原因。

●想辦法減少媽媽的陪校時間。

 

針對第一點,根據導師的說法與過往經驗,可確認是面對新環境所造成的分離焦慮,但這孩子原本就比較害羞,熱機時間長,因此預留開機時間並不為過。

但比較令人頭痛的,反而是媽媽心中「不認為老師有辦法安撫孩子」的假設,因而更堅定了「還是由我來陪孩子吧」這種想法,導致媽媽不敢貿然縮短陪伴時間。然而對孩子來說,這樣做,反而形成一種「哭鬧就可以讓媽媽留在身邊」的印象,陪校時間只會愈拉愈長。

(圖片來源:資料圖庫)

圖說:媽媽心中常有「不認為老師有辦法安撫孩子」的假設,因而更堅定了「還是由我來陪孩子吧」這種想法,造成無法解決的問題。

 

因此,我先跟媽媽深談了關於老師的部分,畢竟她願意放手,才能與孩子談條件。

根據過往紀錄,孩子的適應期大約是一個月,但看過行事曆之後,我提醒媽媽,這次可能是因為適逢連續兩次連假,才會導致孩子不斷重開機。導師曾向媽媽表示,孩子其實只是適應期比較長,適應能力並沒有問題,否則應該連前兩個班都捱不過。但由於媽媽的擔心,反而占用了讓孩子學習面對陌生環境的時段。

所以我請媽媽再給老師一次平反的機會,也就是利用一個半月的時間,重新捏回孩子該有的形狀;倘若不行,再延長時間陪校即可,反正崩潰的是主管。

 

家長首肯之後,接下來就輪到與孩子「談條件」,也就是所謂的行為約定,目的是縮短媽媽的陪校時間。

原本都要陪到午飯時間,大約要花費三小時,因此我們先試著把時間縮短為只陪一小時,而且約定好這一個小時,孩子「必須跟其他同學互動」,至於短少的兩個小時,則改由「提前十分鐘接送回家」作為酬賞。如果孩子有喜歡的零嘴,也可以在下課接送時給她,當作酬賞的一部分。

在媽媽離開前半小時,最好能每隔十分鐘「提早預告」,為的是減少衝擊,讓親子雙方習慣斷捨離。

倘若奏效,第二週則縮短為四十分鐘,第三、四週轉換成隔日陪伴。等到第五週,就改為只陪週一,每次半小時,以此類推。

這種做法,也可稱作「漸進式暴露法」(Graded Exposure Therapy),目的是讓孩子逐漸習慣媽媽不在的空間。

離場時機也很重要,不一定要說去上班,可以說去上廁所或辦事情,忙完就回來,讓結語溫和一些,重點是趁孩子和其他人玩在一起時離開,也可以請老師做球。這個目的是讓孩子覺得「自己也可以和其他人互動,可以靠自己融入在團體裡」,此時,家長不再是陪伴者,而是人際關係的推手。

(圖片來源:資料圖庫)

圖說:讓孩子願意上學的3步驟...

 

如果是六歲以上的學齡兒童拒學,隨著智力發展,大場面也見多了,因此會上演各種裝死技能,也就是所謂的「身體不舒服」,包括頭暈、腿軟、全身無力……而且還很逼真,但只要一聽到可以請假,便立刻自體補血,重返人間,這時,家長該怎麼處理?

 

第一,千萬不要輕易動怒,因為我們自己也很討厭上班,只是不得不去。但關於這一點,孩子現在真的無法體會,不用強求孩子,或是把這類壓力轉嫁到他們身上,這是老闆與社會的問題。他們這時候很需要支持,希望聽到的問句不是:「幹麼不去上課?」而是:「你怎麼了?」相信我,這四個字比什麼都有用。

 

第二,如同先前提到的,家長可藉由對話來判斷,孩子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「不去上學」,這樣做既能辨識孩子的情緒,也能大致推測成因。如果是「不敢上學」,依照先前的經驗,國小的孩子大概會害怕幾件事:

●上課聽不懂。

●老師很凶,不討喜。

●考不好被罵。這一點可能有源自家長的壓力。

●被同儕排擠或霸凌。

●剛轉換班級或學校,跟新同學不熟。

經由分析可以得知,孩子害怕的對象,大多集中在「課業壓力」與「人際關係」這兩類。如果孩子說不太出來,可以提供選項供孩子指認,或請估狗幫你找到「拒學評量表」(School Refusal Assessment Scale,有中文版),替孩子的拒學類型做個分類,順便評估嚴重程度。

 

第三,根據拒學的類型,找出策應方法來減少孩子的恐懼。根據美國焦慮與憂鬱防治協會(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),有幾項不錯的建議:

●主動跟孩子討論他們對上學的感受及恐懼,有助於降低他們的害怕。

●主動與學校老師討論孩子的狀況,或向輔導老師尋求指引。

●倘若是年紀較小的孩子,允許他們用緩慢的速度,逐步回到學校上課。這樣能讓孩子知道,上學其實並沒有什麼好怕的,也沒有什麼壞事會發生。

●強調上學的正向經驗,例如可以看到喜歡的同學,下課可以一起玩之類的。

 

由此可見,家長的「主動」姿態才是關鍵。但無論是陪伴孩子度過換班適應期、課業補強、鼓勵孩子互動、家長降低成績標準,甚至與班導或輔導老師溝通,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的狀況,尤其是交朋友這件事。

這段期間,請多給孩子支持與陪伴,陪他們聊天,不用擔心這樣會造成孩子的依賴。送上足夠的支持,是要給孩子「多一點跟世界相處」的信心。

在找出原因試著解決的同時,仍然可以和孩子談條件,給他們一個緩衝週期:先和導師談妥,底限設定一個月,一週可離開教室半天,到學校輔導室或圖書館休息,或是允許請假一次。

 

如果孩子有性格或情緒上的問題,怎麼辦?

一般而言,比較嚴重的焦慮或過動症狀,可能需要考慮服藥緩解症狀,而且要讓導師了解現況。

至於自閉症或是性格上較為孤僻的孩子,或許可以採取資源班教育或自學方案,這樣做的家長並不在少數,由此可見,強迫他們上學並不是一個有效的解法。

 

其實,拒學行為本身不是重點。不去上課並不犯法,只是得不到相對的知識,但要獲得知識還有很多的途徑,並不是單純地把孩子抓回課堂就夠了。這並不是在玩填洞遊戲,洞填滿了就天下太平,重點是這個行為背後所牽引的問題。

其實裝病跟告白一樣,都需要一點勇氣,能讓孩子鼓起勇氣說謊,表示這件事有一定的嚴重性。不去上課,通常事出有因,就算能讓他們不上課,問題依舊無法解決,強制上課,更會適得其反,不如先跟他們「談心事」還比較有用。

先「談心事」,再「談條件」,如果都談不攏,至少還能「交給專業」,三個步驟,試試看吧。

 

 

本文摘自寶瓶文化《人生障礙俱樂部:臨床心理師的暖心小劇場

 

【更多內容請上寶瓶文化粉絲專頁;本文由寶瓶文化提供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】

熱門文章
標線型人行道被譏「綠色停車格」? 台中警方硬起來「全面取締」
標線型人行道被譏「綠色停車格」? 台中警方硬起來「全面取締」

記者爆料網

影/違規搶快過馬路!基隆女闖越車陣衝過4車 下1秒被撞飛
影/違規搶快過馬路!基隆女闖越車陣衝過4車 下1秒被撞飛

記者爆料網

駕照怎麼考的?三寶「螃蟹女」挑戰學長失敗還肇逃 被抓後竟稱太害怕不知怎麼辦?
駕照怎麼考的?三寶「螃蟹女」挑戰學長失敗還肇逃 被抓後竟稱太害怕不知怎麼辦?

記者爆料網

公務員年薪90萬!他怨「基隆房都買不起」:是不是社會底層?
公務員年薪90萬!他怨「基隆房都買不起」:是不是社會底層?

TVBS新聞網

全聯1神物買一送一!她狂囤「1大箱」 內行讚好吃:買好幾次
全聯1神物買一送一!她狂囤「1大箱」 內行讚好吃:買好幾次

TVBS新聞網

5歲童上課走丟媽媽急瘋!新北早療診所竟嗆:我們不是安親班
5歲童上課走丟媽媽急瘋!新北早療診所竟嗆:我們不是安親班

TVBS新聞網

當天還上傳影片…90萬「飛飛一杯酒」心臟病猝逝 享年34歲
當天還上傳影片…90萬「飛飛一杯酒」心臟病猝逝 享年34歲

中天新聞

快訊/雨神前進中部! 9縣市大雨特報「台中、苗栗」居民也要注意了
快訊/雨神前進中部! 9縣市大雨特報「台中、苗栗」居民也要注意了

中天新聞

快訊/暴雨炸不停!台北車站通道淹水 網驚:像游泳池
快訊/暴雨炸不停!台北車站通道淹水 網驚:像游泳池

中天新聞

穀雨禁忌一次看!「4生肖」難躲血光之災 命理師:嚴重恐致死
穀雨禁忌一次看!「4生肖」難躲血光之災 命理師:嚴重恐致死

TVBS新聞網

台中惡鄰「狂往樓下丟螃蟹」!苦主怒PO公告 網笑歪:許願龍蝦
台中惡鄰「狂往樓下丟螃蟹」!苦主怒PO公告 網笑歪:許願龍蝦

TVBS新聞網

女警遭冤枉「以死明志」 南警調查出爐!正副所長調職處分
女警遭冤枉「以死明志」 南警調查出爐!正副所長調職處分

中天新聞

Selina傳8字訊息提醒黃子佼 因另一半這句話不滿冷戰
Selina傳8字訊息提醒黃子佼 因另一半這句話不滿冷戰

CTWANT

79
0
分享